发给我阅览的图书是《中国兔子德国草》,看了书名再翻看前言知道了这两本书的主人公是爱尔安,他是一个属兔的中国人,又随爸爸妈妈去德国上学,由此而得名《中国兔子德国草》,作者周锐、周双宁分段叙述了比较有趣、有国别特色、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。比如:‘在监狱里能学到什么’‘选择:飞行员、电视剪辑师或牙医助理’‘怎样让非洲人买鞋’……
其中我格外关注这样一遍文章——“新老师林德”。国外的教育不同于中国,尤其是书中提到的中学教育,到了周末中国的中学生忙着去上补习班、提高班,然而在德国很少有学生在周末弄作业,周末就是娱乐的时间。原来的班主任斯格哈特由于个人情况,爱尔安所在的班级换了一位班主任——林德。通篇看下来觉得林德是一个开放型的老师,以学生为主,主张自由的老师。她带学生的原则是:把严格尽量限制在必要的范围,把自由尽量放宽到可能的范围。
首先第一宽是她把班费建立一个由学生自己收自己管的账户,让学生有自己管理经济的意识,发展学生的理财意识。
第二宽是涉及教学方面的,林德是德语课老师,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,先简单描述了提尔的工作、爱好、性格特征,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提尔的故事或者以提尔为主角自编一个故事。学生有的去图书馆,有的去问外婆,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把自己搜集的、自编的提尔故事说给大家听。我们不得不感慨国外学生的查找能力、想象力真是丰富埃
第三宽是这样的老师太开放、太自由了,学生不会惧怕她,于是课堂纪律越来越差。学校安排了一位“凶神”老师来代课,于是课堂纪律有所改观。想想看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——‘棍棒底下出孝子’,想想自己、想想当今的社会、教育到底是需要严师还是需要像慈母一样的老师呢?
第四宽是相当于中国的春、秋游,而这不是学校集体去干某一件事,而是让学生自己出新主意,投票选择来安排本班的活动,有的学生提议去购物,有的提议看球赛,最后决定在教室里一边吃比萨,一边自己描述自己想象中最理想的学校。一种活动不是学校、老师的强行规定,而是学生自己的通过讨论决定下来的,多么自由的教学埃
第五宽是学生想象中的理想学校,在中国学校是比较正规、正统的地方,可能中国的孩子也有自己理想中的学校,但是他们有机会表达吗?他们是学习学习再学习,而德国的老师把这一权利交给了孩子,让孩子自己尽情的想象、尽情的发挥。
可能,每个国家的教学符合每个国家的特色,但在日益强大的中国,我们可以保持住本国自己的特色教育制度,再借鉴其他国家的一点教育措施、教育手段。
【扩展阅读篇】
所谓“感”
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,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,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,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、讽刺。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,基本属于议论范畴,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,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。要写好有体验、有见解、有感情、有新意的读后感,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
首先,要读好原文
“读后感[1]”的“感”是因“读”而引起的。“读”是“感”的基础。走马观花地读,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,哪能有“感”?读得肤浅,当然也感得不深。只有读得认真,才能有所感,并感得深刻。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,要弄清它的论点(见解和主张),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,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,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。如果是记叙文,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,有几个人物,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,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。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,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,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,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,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,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,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。
其次,排好感点
只要认真读好原作,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。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,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,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。总之,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,只要你对它有感受,都可能写成读后感,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,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。
第三、选准感点
一篇文章,可以排出许多感点,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,切不可面面俱到,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,找出自己感受最深、角度最新,现实针对性最强、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,作为读后感的中心,然后加以论证成文。
第四、叙述要简
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,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“感”的那些事实,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。一句话,读后感中少不了“叙”。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“叙”的要求。记叙文中的“叙”讲究具体、形象、生动,而读后感中的“叙”却讲究简单扼要,它不要求“感人”,只要求能引出事理。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,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,实际上变成复述了。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、要点,所以才简明不了。简明,不是文字越少越好,简还要明。
第五,联想要注意形式
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)、相反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)、相关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)、相承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)、相似联想(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)等多种。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。
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
格式
一、格式和写法
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: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,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,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。题目可以用《读后感》;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(一两个词语)做题目,下一行是——《读有感》,第一行是主标题,第二行是副标题。
二、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,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。
三、要密切联系实际,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。
四、要处理好“读”与“感”的关系,做到议论,叙述,抒情三结合。
五、叙原文不要过多,要体现出一个“简”字。
六、要审清题目。
在写作时,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,什么是次要的,力求做到“读”能抓住重点,“感”能写出体会。 54班的新老师读后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