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
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一样,也应遵循 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 的方针。综合防治就是要把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化学防治、生物防治等多种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配合应用,组成一个有计划的、全面的、有效的防治体系,将病虫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和最低的水平下。基本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:
1、治理环境。食用菌生产场所的选择和设计要科学合理,菇棚应远离仓库、饲养场等污染源和虫源;栽培场所内外环境要保持卫生,无杂草和各种废物。培养室和出菇场要采取在门窗处安装窗纱,防止菇蝇飞入。操作人员进入菇房尤其从染病区进入非病区时,要更换工作服和用来苏尔洗手。菇房进口处最好设一有漂白粉的消毒池,进入时要先消毒。菇场在日常管理中如有污染物出现,要及时科学处理。
2、生态防治。环境条件适宜程度是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。当栽培环境不适宜某种食用菌生长时,便导致其生命力减弱,给病虫害的入侵创造了机会,这也就是 生存竞争、优胜劣汰 的原则。如香菇烂筒、平菇死菇等均是菌丝体或子实体生命力衰弱而致。因此,栽培者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生物学特性,选好栽培季节,做好菇事安排,在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的各个阶段,努力创造其最佳的生长条件与环境,在栽培管理中采用符合其生理特性的方法,促进健壮生长,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。此外,选用抗逆性强、生命力旺盛、栽培性状及温型符合意愿的品种;使用优质、适龄菌种;选用合理栽培配方;改善栽培场所环境,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,都是有效的生态防治措施。
3、物理防治。利用不同病虫害各自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,采用物理的、非化学(农药)的防治措施,也可取得理想效果。如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,在夜间用灯光诱杀;利用某些害虫对某些食物、气味的特殊嗜好,可进行诱杀;链孢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,把栽培环境湿度控制在70%、温度在20℃以下,链孢霉就迅速受到抑制,而食用菌的生长几乎不受影响。此外,防虫网、黄色黏虫板、臭氧发生器等都是常用的物理方法。
4、化学防治。在其他防治病虫害措施失败后,最后可用化学农药,但尽量少用,大多数食用菌病原菌也是真菌,使用农药也容易造成食用菌药害。其次是食用菌子实体形成阶段时间短,在这个时期使用农药,未分解的农药易残留在菇体内,食用时会损害人体健康。在出菇期发生虫害时,应首先将菇床上的食用菌全部采收,然后选用一些残效期短,对人畜安全的植物性杀虫剂,如可用500 800倍的菊酯类农药防治眼蕈蚊、瘿蚊;用烟草浸出液稀释500倍喷洒防治跳虫。食用菌栽培中发生病害时,要选用高效、低毒、残效期短的杀菌剂,常用的甲醛,对培养料和覆土可用5%的药液,每立方米用500毫升喷洒,并用塑料薄膜覆盖闷2天。甲醛还可作为熏蒸剂,每立方米空间用10毫升加热蒸发,杀死房间砖缝、墙面上的各类真菌孢子。其他常用的消毒剂还有石炭酸、漂白粉、生石灰粉等。
作者: 来源:
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