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扩展语句”试题中,因诗歌追求表达的“陌生化”(象征、曲笔等)及语言含义的丰富性,再加上其特有的体式(如声韵、节奏等)特征,“诗歌类”扩展一直是广大师生备感头疼的题型之一。笔者认为,做好“诗歌类”扩展题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
一、诗句组接力求上下照应,声韵和谐。
例一:仔细阅读汪国真的诗《微笑着走向生活》,根据语境,在横线处各写一句话,与上下语境谐和。
我微笑着走向生活,
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。
报我以平坦吗?
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。
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报我以幸福吗?
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。
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,
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。
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,
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!
[解题导引]
首先通览全诗,不难看出“微笑”“生活”是读解本诗的关键词,据此延伸理解,也就是要微笑面对酸甜苦辣的生活,这样,组句就有了内容指向上的依托。再根据上下文语境,可看出几个问句有明显的意义上的反向性,由“平坦”推出①处应有“崎岖”意,而具有“崎岖”特点的自然就是“(大)山”(②处)了;再从意象上的照应来看,诗中有“小河”“大山”的大意象,也有动态“燕子”的小意象,可见④处多半应是静态的小意象,如“松、竹、梅、菊、草”等;最后辅之以句式上的“重章叠唱”和声韵要求,即可解答此题。
[答案示例]
①报我以崎岖吗?②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!③报我以不幸吗?④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!
二、注意取象(意象)生动,“象”“理(情)”融合。
例二:阅读下面这首表达乡愁主题的小诗,根据语境,为这首诗续写一个点化主旨的结尾。
相思
打开电视机
台湾——雨
台湾——雨
几乎天天如此
雨多得出奇
说奇倒也不奇
[解题导引]
结合“相思”诗题和题干提供的信息,不难看出此诗抒发的是台湾同胞渴望回归团聚的思念之情。诗作取“雨”为意象,以观看电视上天气预报作为抒发情感的触发点,将自然之物“雨”与相思之“情”相接融合,结句理所当然应扣合意象“雨”具有的特征或“雨”的喻指义来点明主题;同时,此诗前半部分以“朴拙”为主,结句最好以“奇警”收束,否则,诗味不足。
[答案示例]
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倾泻在那里。
例三:阅读下面这首诗,根据语境,在横线处续写一个与上下语境谐和的新颖意象。
重逢
你在我的眸子里找我
我在你的眸子里找你
老了,老了
你看我眼角堆积的①____________
我读你额前横排的②____________
[解题导引]
此题难度较大。根据诗题“重逢”和诗中“老了”的感慨,再加上“眼角”“额前”的位置暗示,可知诗歌末两句所吟咏的本体是“皱纹”,但若直言“ 皱纹”就太“实了”,无诗意可言,也不合题干要求。若取喻作比,从“皱纹”所蕴含的岁月沧桑、丰富人生等内容切入取“象”,就较容易收获“新颖”。
[答案示例]①故事;②诗。
三、主旨凸显,借“实”传“虚”。
例四: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,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,试为这首诗续写一个点化主旨的结尾。
跳水
从十米高台
陶醉于下面的蔚蓝
在跳板和水面之间
描绘出从容的曲线
____________
[解题导引]
此诗描述跳水运动员纵身一跃的飒爽英姿,所给四句都是实写,末尾结句点化主旨,当以“实”传“虚”,以“点” (个体)带“面”(群体),这才是诗家笔法。若只是一味写实,就难出诗意。
[答案示例]
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。
此外,诗歌扩展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。诗歌语言有其特殊性,它追求表达的凝练,可“破空而来,绝尘而去”(余光中语),不拘泥于“表达简明、清晰、连贯、得体”;诗歌还追求语义的丰富,它可有象征义、双关义、暗示义、隐喻义等;在形式上,为表情达意的需要,诗歌语言还追求反常,它可以突破逻辑、语法的束缚,肆意“越轨”,可含混、歧义、变形、错位,以追求新奇中有深意的表达。这些,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都可适当尝试。